分类
Renungan

11月6日[3.14.2-3] 彼後13-11 外在美德來自普遍恩典,真美德來自真信心

 

[3.14.2-3]  彼後1:3-11 外在美德來自普遍恩典,真美德來自真信心
        我們並不否認非信徒所有的才能,都是神賜的。我們也不否認眾所周知的羅馬皇帝中,有些是比較正義、節制、公平,有些是癲狂、 放蕩、殘暴。淫蕩與自制是不同的;守法的人與無法之徒是不同的。義和不義的差別,就是從無生命的圖像中也能分辨出來。我們若不分辨這差別,那世界怎有任何秩序?神不僅將道德律刻劃在每一人心中,使人區分德行和惡行;也藉著施行他的護理,來確保此分辨善惡的功用。
        我們看見神賜福給在社會上推動美德的人。這並非因為外在美德的形象配得神任何的恩福,乃因神喜悅人行善;即使是外在、虛有其表的義行,也能得到神普遍恩典的暫時賞賜,這就證明他更是何等的看重真實的義。因此我們總結以上所說的:這一切的美德(應該說是美德的外在形象)都是神的普遍恩典,因沒有任何可稱讚的事,不是來自神。
        誠如奥古斯丁所說:一切遠離獨一真神信仰的人,不論他們在道德善行上多麼令人讚賞, 因為他們的心被罪污穢,將神的普遍恩典玷 污了,所以他們不但不配得賞賜,反而應得懲罰。因為他們雖然在公 義、自制、友情、節制、勇氣、智慧上,作為神保守社會的器皿,但是他們污穢的心敗壞了這些善行。他們被限制不行惡事的原因,並非因他們真誠熱心為善,乃是因為野心、自愛、或其他邪惡的動機。
        既然人心是敗壞不潔,人們所謂的善行是從此敗壞源頭發出,我們就不應當視之為美德,就如那些通常偽裝成美德的惡行一樣,其實是欺騙人的惡行。簡言之,我們要記住「義」的終極目的是事奉神,若凡是任何想要達到其他目的之行為,就已經喪失了「義」的實質,不配稱為 「義」。因為他們沒有注目神的智慧所設立的目標,所以他們所行的雖然看來是好事,卻是出於邪惡的動機,所以是「罪」。奥古斯丁因此結論說,那些以善行出名的人,都在他們的善行上犯了罪;因他不信靠真神,自以為義,所以他們一切行為偏離了所該遵照的目的。因此,他們沒有真正的義,因為責任不是以行為、乃是以目的來衡量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