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3.18.4b] 多2:14 熱心行善是神子民的成聖路徑
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而寫的,叫我們因聖經所得的忍耐和安慰,可以得著盼望(羅15:4)。我們是何等軟弱,讓每人自我省察:要捨棄自己一切的財產,甚至捨棄自己是有多困難。但這是基督用來訓練他門徒(即所有信徒)的第一課。此後,他以十字架的鍛鍊塑造我們,免得我們尋求或投靠今世的福分。總之,他通常如此對待我們,使我們在今世無論環顧何處,所遭遇的盡都是沮喪失望。
保羅說:「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,就算比眾人更可憐」(林前15:19)。為保守他們在大患難中不喪膽,神與他們同在叫他們挺身昂首,從遠處望見那永生福分,是世所看不到的。神稱這福分「獎 賞」、「賞賜」、「報答」(太5:12;6:1,4,6),這並非是他們行為功德配得的,而都是恩典,報答他們受的痛苦、患難、譭謗。
經文用「報答、賞賜」描述將來所得的(林後6:13;來10:35;11:26),我們就有理由稱永生為「報應」(羅2:7),因在永生裏神迎接屬他的子民,從勞苦進入安息、從患難進入榮美可喜悅之境、從憂傷進入喜樂、從貧困進入富足、從羞辱進入榮耀。神百姓一切所受的苦待,變成更大的福分。我們可說:成聖生活的好行為是途徑,不是使我們得著天國榮耀的條件,乃神選民蒙引導進天國榮耀的路途。因神使我們成聖,也喜悅叫我們這些成聖的子民得榮耀(羅8:30)。
「賞賜」與「功德」毫無關係。天主教詭辯家魯莽的堅持「有功德」才能「得賞賜」,是因他們未認清「善行」是成聖生活的路徑,並非論功行賞的條件。當神呼召我們過聖潔生活行善,目的是要我們靠他的恩典成聖,但他們卻要信徒靠行為得永生為賞賜,這是何等謊謬!是神應許我們行善得賞賜,目的藉此安慰我們,助我們脫離肉體軟弱,要我們儆醒生活追求聖潔,熱心行善(多2:14);絕非要我們行善積儹功 德,心裏高傲追求虛榮。這是聖經清楚教導,人若推論是因自己的善行積功德,或認為自己的行為配得賞賜,那他就是遠離了神的救恩計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