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3.21.5d-6a] 詩65:4;亞2:12 從「團體的揀選」論到「個人的揀選」
大衛勸百姓感謝神:「以耶和華為神的,那國是有福的!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,那民是有福的」!(詩33:12)。撒母耳也以此真理喚醒他們仰望神:「耶和華既喜悅選你們作他的子民,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棄你們」(撒上12:22)。當大衛的信心受攻擊時,他也以此真理武裝自己來爭戰:「你所揀選的人……必住在你的院中,這人便為有福」(詩65:4)。
此外,因神的揀選是隱秘的旨意,在歷史中顯明在以色列人蒙拯救出埃及,從巴比倫被擄之地得釋放,以及在這二者之間的許多拯救恩典,都證實了他們是蒙神揀選的子民。以賽亞如此運用「揀選」此詞:「耶和華要憐恤雅各,必再揀選以色列」(賽14:1)。在描述以色列的未來時,以賽亞宣告必有餘民被聚集歸主,雖然看來神似乎撇棄以色列人,然而必有記號顯明他的揀選堅固且不落空,雖然當時看來似乎落空了。當神宣告:「我揀選你,並不棄絕你」(賽41:9),神在強調他一直以父愛施大恩,不停的恩待以色列人。撒迦利亞書中的天使,更清楚的表明:「耶和華……也必再揀選耶路撒冷」(亞2:12)。這等於是說,外表看來神好像棄絕了以色列,以色列被擄好像是中斷了揀選,其實是更嚴厲的管教鍛鍊。然而神的選召是沒有後悔的,不至動搖的(羅11:29),雖然他揀選的記號證據不一直都是顯明的。
我們現在要解釋「神的揀選」的更深層次,有其更加特定的範圍,這更顯示出神更特別的恩典,即神從亞伯拉罕的同一族人中,揀選了一些人作他的兒女,聚集他們在他的教會裏;其他人則因自己的罪惡而遭棄絕。以實瑪利在一開始與他的兄弟以撒有同等的地位,因為以實瑪利也受了割禮的記號,也得到恩典之約的印記。以實瑪利因背約而被棄絕,再來是以掃,後來是無數的群眾,甚至幾乎大多數以色列人都被棄絕了。從以撒生的才被稱為神的後裔;這呼召繼續在雅各身上。神也棄絕掃羅,因他悖逆犯罪。詩篇奇妙的宣告:「他棄掉約瑟的帳棚,不揀選以法蓮支派,卻揀選猶大支派」(詩78:67-6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