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.2.3] 世俗哲学家相信意志是自由的
世俗哲学家高举理智,想要让理智作王统管人心。然而根据实际生活经验,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理论困难重重。有时人被享乐诱惑而心里发痒,有时候被虚假的幸福所欺哄,有时候为强烈的情绪所打击,所以人是被七情六欲所牵引拉拽。世俗哲学家也承认:人们本性所有的微弱之光,很快就被我们的邪念与恶俗所熄灭了。邪情私欲一旦占据人心,就越发汹涌泛滥不可收拾。他们就毫不犹豫地将之比喻为脱缰之野马;当“理智”从驾驶座上被抛出马车外时,马拉着车放纵狂奔,肆无忌惮。
虽然如此,世俗的哲学家还是坚决主张我们有行善与行恶的能力。他们说:做这事或那事,是要看我们如何选择,不做也是我们的选择。看来我们似乎是有自由能选择,去做想做的事,不做不想做的事。我们可以行善,也可以不行;可以行恶,也可以不行。所以,有些人甚至狂妄至极,夸口说:“我们活着,是神明的赏赐;我们要活得好与道德高尚,则是靠我们自己的本事。因为每个人是靠自己修练道德,所以没有人会为道德感谢神。我们是因为自己的道德被称赞,并且夸耀自己的美德。如果美德是神的礼物,并非我们自己的,则我们无法自夸了”。他们还说:“幸运要仰赖诸神,然而智慧是靠自己而得”。
总之,世俗哲学家的共同看法是:理智在人悟性中,足以引导人行义行善;意志顺服理智,然而常被感官引诱去行恶。但是既然意志有选择的自由,不能被拦阻而不随从理智,理智在万事上领导意志。这些世俗说法是自相矛盾,却迷惑人心。圣经提醒我们:“你们要谨慎,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,不照着基督,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,就把你们掳去”(西 2:8)。世人们不只是感官情欲倾向邪恶,连理智与意志都被罪污染败坏。所以人们才会执迷不悟,认为自己理智没有变成虚空昏暗(罗 1:2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