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Renungan

9月22日[3.9.2] 雅413-17 我們易於忽視今生的虛空

[3.9.2]  雅4:13-17 我們易於忽視今生的虛空
        我們與這世界的關係,只有兩種可能,並沒有中立地帶:世界對我們毫無價值,或著我們貪愛世界被世界綁住。因此,我們若對永恆有任何的關切,就必須殷勤掙脫這些邪惡的羈絆。既然今生有許多吸引我們的誘惑,這世界以許多的快樂華美、甜言蜜語欺騙我們,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被喚醒,以免被這些引誘拐騙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由於邪惡試探不斷刺激我們,我們總是不能時刻儆醒,未足夠認清今生的悲慘。請問如果我們在這地上繼續享受財富快樂,結果將會如何?
        人生如煙雲(詩102:3)或日影(詩102:11),不僅是博學的人明顯知道,就連凡夫俗子也熟悉這流傳最廣的名言。既然他們認為知道此真理是極為有益的,所以他們也以許多警世格言來表達之。但幾乎沒有任何事比此真理更為人所忽略或忘記。因我們行作一切事,好像為自己打算在地上建立永垂不朽的事業。當我們參加葬禮或行走在墓園時,直接面對死亡的情況,我們就如哲學家般,智慧的感嘆今生的虛空。然而,我們在這事上也只是逢場作戲,因為此真理對我們常常是毫無影 響。我們的人生哲學只是曇花一現,轉身就忘了,煙消雲散毫無蹤跡可循。最後,就如在戲院裏觀看好戲之時的掌聲喝采,很快消失無蹤。
        我們不但忘記死亡,甚至也忘記自己必死的事實,好像我們從未遇過死亡的威脅,就又回到我們無知的確信,以為人可在世上永垂不朽。若有人在此時悲嘆說出哲學家的格言:「人生只是一朝一夕」,我們的確會承認這事實,然而卻不加留意,以致在世上永垂不朽的思想仍舊盤據我們的心中。因此,藉著人生各種可能遭遇的經歷(不是格言 的警告),來說服我們在今世生活的悲慘,這對我們所有人都是非常有益的。誰能否認這價值呢?其實,即使我們被說服之後,我們又依舊繼續卑鄙愚昧的羨慕今生,好像今生本身包含美善的終極目標似的。既然神定意教導我們,我們就應盡責留心聽從他的呼召,搖醒我們離棄自己的懶惰,使得我們因鄙視這世界,就盡力全心全意默想來生(雅4:13-17)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